影響南陽光伏發電的發電量要素有許多,其間受地輿經緯度和太陽能高度角以及周邊地勢要素影響較為明顯。光伏板的光電改換率一般是15.9%~18%左右,我們常常發現南陽光伏發電系統在發電期間,它的發電功率時高時低,當發電功率達不到預期數值,那么發電量照樣也不可。那么影響南陽光伏發電改換功率的要素有哪些呢?
1、溫度折減
關于光伏系統來說,電池板和逆變器等電氣設備的轉化功率會跟著溫度升高而下降。溫度對系統的功率的影響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晶硅電池的溫度系數一般是-0.35~-0.45%/℃,非晶硅電池的溫度系數一般是-0.2%/℃左右。而光伏組件的溫度并不等于環境溫度。在正午12點鄰近,光伏組件的溫度升高,相應的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也會降低至70%-80%左右。溫度構成的折減,可以根據光伏組件的溫度系數和當地的氣溫進行預算。
2、不可運用太陽光
我們獲得的總輻射量值,是各種輻射強度的直接輻射、散射輻射、反射輻射的總和,但并不是一切的輻射都能發電的。比如,逆變器需求在輻照度大于50W/m2時才能向電網供電,但輻照度在100W/m2以下時輸出功率極低。
即便在陽光好的西部地區,這部分雖然算到總輻射量數據中、但無法運用的太陽能輻射,也能抵達2~3%。
輻射照度單位時間內投射到單位面積上的輻射能量。
3、光伏組件的匹配度
標稱差錯也是光伏組件一個重要參數,一般±3%內是可以承受的。這說明,雖然組件的標稱參數是相同的,但實踐上輸出特性曲線是有差異的,這就構成多個組件串聯時因電流不一致發生的功率下降?,F在,像天合、英利等組件廠家,一般選用正差錯來下降由于功率的不匹配性帶來的丟掉。
所以說在光伏系統中,運用不同品牌的電池板串聯,可能構成發電量的下降。還有就是當晶硅組件和非晶硅組件結合時,也有可能會下降發電功率。
4、逆變器、箱變的功率
雖然逆變器技術標準書中的歐洲功率是考慮了不同負載率后的加權改換功率,但實踐運用中,很少有逆變器能抵達現在廣泛運用的98.5%。逆變器在DC變AC的過程中,加權功率能抵達97.5%應該就不錯了。
不同逆變器的MPPT跟蹤作用也是不相同的。當Z大功率點電壓跟著輻照度變化時,逆變器需求不斷改動電壓值以找到Z大功率點電壓,由于跟蹤的滯后性也會構成能量丟掉。其他,一個500kW的逆變器,要跟蹤大約100路組串的MPPT,組串之間的差異會影響跟蹤的精度?,F在,有的逆變器廠家選用多路MPPT的辦法,來減少此項丟掉。
在Z大直流輸入電壓范圍內,盡量的多串聯組件前進電壓、下降電流,可以前進逆變器的轉化功率,同時下降線損。
箱變將在將升壓的過程中,必定會有能量丟掉,這項根據箱變的參數來判定,一般1.5%左右。
5、直流線損、交流線損
當南陽光伏發電系統多發電量運送較遠間隔時,需求很長的直流線纜,會有電量損耗。減少線損的辦法有兩個:選用好的電纜,前進電壓。一般情況下,直流線損可以按2~3%來預算。交流線路短,線損相對較少,一般可以按1%來進行預算。
6、規劃不當
規劃不當構成發電量丟掉Z嚴峻的一項就是“間隔規劃不當”。由于現在光伏電站大都選用豎向安頓,下沿的少數遮擋往往會構成整個組串輸出功率極具下降。據統計,在一些前后間隔偏小的電站,前后遮擋構成的發電量丟掉甚至能抵達3%。其他,山地電站除了考慮前后遮擋以外,還要考量東西方向高差所帶來的遮擋。在斜度比較大,而東西間隔較小的電站,此項折減可抵達2%。
除了間隔以外,我還常??吹皆诠夥娬緢鰠^內,規劃有較高的建(構)筑物,對周圍的光伏陣列構成遮擋。
7、清潔不及時
清潔不及時會導致光伏組件功率下降,嚴峻的可能還會導致熱斑效應,發生危險。在西北地區,一次沙塵暴可能會構成發電量直接下降5%以上;在東部,嚴峻的霧霾天氣時光伏電站幾乎沒有出力。
8、光伏組件的衰減
光伏組件每年都有必定的衰減率,光伏的改換率也有必定的影響。超出預期的衰減也會導致發電量的下降。